成人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篩查、檢測及管理專家建議(2024版)
近日,中華預防醫學會疾病防控分會、中華預防醫學會促進消除病毒性肝炎工作委員會發布了《成人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篩查、檢測及管理專家建議》。
乙型肝炎(乙肝)流行是重要的公共衛生問題,其疾病負擔重。在我國,乙型肝炎的診斷率和治療率與世界衛生組織(WHO)提出的2030年消除病毒性肝炎公共衛生危害的目標仍有較大差距。為實現WHO和“2030健康中國”規劃綱要目標,中華預防醫學會組織國內臨床、公共衛生和檢驗等領域專家,在全面回顧國內外相關文獻的基礎上,經過多輪討論形成本建議,以實現對成人進行普遍篩查,對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進行評估、治療和長期隨訪管理,對未感染者進行乙肝疫苗接種,消除乙型肝炎危害的目標。
篩查方面包含11條建議,分別為:
1、成人特別是2002年前出生的人群,應盡早進行乙肝感染篩查,一生至少篩查一次。
2、無論是否接種過乙肝疫苗和曾篩查過乙肝感染,每次妊娠時,均應盡早檢測乙標志物。
3、所有高危人群不管年齡如何,均應檢測乙肝標志物。
4、對持續暴露高危因素的易感人群,應定期檢測乙肝標志物。
5、對所有愿意篩查者,可進行乙肝感染篩查。
6、篩查時,檢測乙肝表面抗原(HBsAg)、乙肝表面抗體(抗-HBs)、乙肝核心抗體(抗-HBc)3項乙肝標志物。
7、乙肝表面抗原和乙肝核心抗體陽性,但乙肝表面抗體陰性者為急性或慢性乙肝感染,應轉診至醫療機構專科門診作進一步評估、診斷和治療,并進行長期隨訪管理,包括肝細胞癌監測。
8、乙肝表面抗原、乙肝表面抗體和乙肝核心抗體3項標志物均陰性者,應接種乙肝疫苗。
9、對醫療機構就診或社區篩查發現的乙肝患者,應督促其家人進行乙肝標志物檢測。
10、乙肝表面抗原陰性,但乙肝核心抗體和乙肝表面抗體雙陽性或單項乙肝核心抗體陽性者,在接受免疫抑制劑等治療前,應進一步評價乙肝再活動風險,給予預防性抗病毒治療。
11、慢性乙肝感染者應長期隨訪管理,及早發現疾病進展及肝癌的發生。
【產品名稱】
【預期用途】
本產品用于體外定性檢測人血清、血漿或全血樣本中的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體。